摩崖谷和精印谷

今天妈妈从某书上找了个爬石头的去处,号称比之前去过的黑石秘境还过瘾。而且就在八大处公园里,路程也很方便。

天气不错,有一点风,天上没有一点云。就是山里气温有点低,大概有3~7度。

停好车进了大门,快速越过了山下的几个景点,这次没在山下浪费太多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小路的入口。这个山谷叫摩崖谷,是因为里面有一些佛像和经文石刻。不过我们的目标不是石刻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大石头们。

进了山谷没走之久就有一条小路下到了已经干枯的小河沟里。河沟里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我们这一趟的主要路径就是顺着河沟一路攀石向上,直到山脊。

沟里满是枯黄的落叶,把石头缝都填满了,看不出深浅。我们只好尽量避开大堆的枯叶,在石头间跳跃前进。好在今天大家都穿了登山鞋,走起来并不费力。默默不知从哪里找了个树枝当枪,玩得很开心。

我们一路看到不少种石头,红、绿、青、白、黑各种颜色,还有很多扁平的像一块木板的石头,不知道应该是板岩还是页岩。在很多大石头上还有白色的夹层,明显是石头上比较脆弱的地方,不少裂缝和断面都是延着这些夹层断开的,很好奇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还捡不少小块石头带回了家。

我们沿着石头沟不停地爬,一路不知道爬上了多少高高的巨石和石壁。好在没有一处是爬不上去的,这里的难度对小朋友来说刚刚好,而且可以敞开了爬石头,也是小朋友们的梦想。

走到一小半的时候,我们在石头中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石头,上面有明显雕刻过的痕迹。原来这条沟还有个名字叫碾子沟,因为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制作到一半的磨盘。看起来是当年的工匠就地取材,把磨盘刻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合适的再搬下山,不合适的就趁早放弃。所以整条沟里有不少刻了一半的磨盘,寻找这些磨盘也是此行的一大乐趣。

在一处石壁上,有一位叫惠来的僧人在多年间写下的诗句。诗写得挺美,而且确实是原创,因为在网上并搜不到。

爬到一多半的高度,已经12点半了,我们正好碰到一块巨大平缓还有太阳的石头,于是停下来吃了干粮午餐。

吃完午餐还是很冷,我们继续上路爬爬爬。路上碰到不少大叶子堆,在夏天想来是一个深潭,不过没有水也不妨碍默默在里面洗澡。

走到一个分叉口,是两个山谷的交点,我们沿主沟继续向上,而景点也变得有些不同了。石头变得更小了些,明显是因为支流上的水不够大。

在分叉点有两块大石头,上面分别刻了“佛”、“海”两个字,也不知道是什么刻的。在路上还曾经看到过别的刻字,只是很多都只露出一角,看不到全貌。看来这就是这条沟被称为“摩崖谷”的原因了。

经过了一块超大的石头之后,我们在沟里发现了密集的未完工的磨盘。最后数下来已经成形的都已经有大约30个了。看看照片,有的还不太容易发现。

走到几乎没有磨盘了,又经过一块大石壁和一块巨大的立着的“板岩”,我们到了这次的最高点-西山公园的宝胜仙桥。接下来就要下山了。

虽然阳光很好,可是走了没几步默默就有点累了,赖在长椅上休息。爸爸用刚买的飞筒才让默默又勉强走了起来。好在下山的路没多远,还可以看到城市的风景。很快我们就走到了一个巨大的竹简雕塑,这里就是“精印谷”的高点。路上还看到了不少废弃的磨盘被用来当作了台阶石或者装饰。

精印谷是另一个山谷,公园利用了山谷中的巨石,在上面印了各朝各代的著名印章。虽然爸爸对历史并不熟悉,也觉得这里的文化氛围塑造得不错。

小朋友们循着朝代一块块石碑往下逛,很快就到了山下。这个下山方式真不错,一点都不无聊。山下才是精印谷的起点,看了一下介绍,原来已经建成快十年了。

从公园回停车场的路上,两位小朋友每人收获一根烤肠,吃得神采奕奕。还玩了一会儿飞筒和赛跑。今天这趟玩得不错,默默回家后说下周还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