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水系5–东直门和颐和园

这个周末,我们继续探访北京的水系。今天上午去的是早就在计划中的东直门附近,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北护城河、坝河、东护城河、亮马河、东土城沟,中间还去参观了自来水博物馆。下午转移到颐和园的西北角,探索了京密引水渠、北长河、北旱河、清河源头,还有一处京密引水渠跟清河的立交桥。

早上10点过从家出发,到了北二环东边先停好车,然后开始走路从北护城河一路逛到自来水博物馆。

东直门这个拐角处的水系一共有四个方向,向西是北护城河,向南是已经埋入地下的东护城河,向东是亮马河,向北是坝河,是个水系发达又有趣的地方。我们先在老干部活动中心门口的桥上看了看紧贴着二环的北护城河。天气很闷热,向东走没几步就已经大汗淋漓,默默在路边的小店里买到了今天份的脉动。河岸边有一对耄耋老人,老太太正在给老伴揉腿,这场景有点像电影。对岸有人在纳凉,不知道是居民还是游客。

默默找了根长长的柳条,又开始了“钓鱼”游戏。在河口几乎可以同时看到四向分岔的河道了。左边的小缺口去往坝河,右边拐个弯后又向前走的是亮马河,拐弯后向右的是东护城河,可惜这里看不到。

又走了百米就到了坝河闸,也是坝河的起点。这里放水不多,坝河里也几乎没什么水流。

刚过坝河闸,有一个角度可以完整的看到东护城河暗沟的入口,就在东直门闸管理站下方。

连续从两个桥上跨过坝河和亮马河,来到亮马河南岸。这里坐落着东直门闸管理站,里面有一个标牌清楚地标出了附近的所有河道和闸门。

路边的河道碑很有趣,因为碑的两边是不一样的名字。

我们顺着亮马河南岸向东走,机场高速就在头顶,很快就到了亮马河公园。亮马河在这里分为了两支,把亮马河公司包了起来,其中的北侧一支又分成了两路,分别设了一个主闸和一个船闸。

我们没再进公园里逛,中午实在太热了。默默和妈妈也有点累,我们就直奔自来水博物馆,打算在那里休息休息。

已经12点多了,我们先在博物馆外面的小桌上垫了点干粮,然后在室外的展区逛了逛。可惜的是这里的清末水厂部分没有开放,只能远远的看到其中一个厂房的一角。在主馆旁边有一些巨大的从旧管道上拆下来的零件很壮观,甚至有一个默默可以站在里面的闸板阀。

进馆参观,一共两层,每一层也并不大,但是知识不少,是个做得很用心的博物馆,就是有些设施已经坏了,保养得并不好。

这里介绍了北京的水系,过去的人是怎么取水喝水的,最早的自来水厂是怎么建立的,现在北京的用水是哪里来的,现代自来水的生产检验过程,还有一个小亭子可以休息。可以说做得很精致了。

在这里还大致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它跟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坐了一趟公交车去肯德基吃午餐。默默很饿了,在这里饱餐一顿,同时还很注意节制和养生,冰淇淋和薯条都只吃了一点点。

吃完午餐,我们开上车,去了坝河与东土城沟的交汇点。东土城沟,其实就是元大都的东护城河。元大都城的城垣,南到现在的前三门,北到现在的10号线,东西则是现在东西二环的延长线。城墙早就已经没有了,但护城河还一直保留着。也跟熟悉的地铁站名“北土城”、“西土城”联系了起来。

东土城沟汇入坝河的地方也有一座闸,一座桥,可惜桥头上石碑上的字已经完全磨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碑。坝河的水本来就不多,东土城沟的水就更少了。

逛完了回去找车时,在路边发现有一个碑,叫“诰封拜音柱碑”。原来“拜音柱”一个人名,立这个碑是为了纪念他被诰封成爵的事迹。那他是因为什么功绩受封的呢?原来是因为他儿子做了户部尚书,奖励他是因为他教子有方……看来爸爸以后要想得什么奖励就要靠默默了。

离开坝河,我们驱车半小时来到了颐和园的西北角。我们在这里探访了三个位置,其中还有爸爸最有兴趣的河流立交桥。

首先来到的是北长河跟京密引水渠的交汇点。

这里有三个闸,一是引水渠进入团城湖的闸口,二是引水渠分水进入北长河的闸口,三是北长河上一个独立的闸口。首先看到的是北长河。团城湖是京密引水渠上重要的调节池,而北长河是一条分水的“捷径”,它汇入玉泉山下的金河,而金河又会分为两路,一路回到京密引水渠的昆玉河段,另一路通过南旱河汇入永定河引水渠。这样如果洪水来时,可以从北长河分流,保证团城湖的安全。

再看引水渠进入团城湖的闸前有一个巨大的机器,仔细研究了一下,应该是一台自动除水草机。它可以通过转动的履带把水草捞起,落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再把水草送到岸上。

这个位置看得差不多了,我们又开车到下一个地点,爸爸最好奇的–京密引水渠和清河的“立交桥”。在这里,清河会从京密引水渠的下方穿过。

这里并不容易到达,一直没有找到比较近的停车场,在附近绕了一大圈后在五环的红山桥下找到一处导航上没有标出的停车场。

这个“十字路口”的西侧是从香山植物园发源的北旱河,在这里跨过立交桥后就改名为了清河,这里也算作是真正的清河源头。这座“立交桥”的官方名称叫作“北旱河涵洞”,而横跨京密引水渠的公路桥叫“红山口桥”,看起来有些历史了。北旱河在涵洞处通过一个大坡突然下跌,进入水位低了很多的清河。

涵洞一共有4个孔,在涵洞东侧出口的中间两孔上方,有一个“安河泄洪闸”,专门用于从引水渠向清河泄洪。在第3集里我们曾经了解到,昆玉河并不总是从北向南流,当永定河发洪水,需要向清河泄洪时,就会利用昆玉河向北引水,再从这里汇入清河。

在安河闸两边,有很多块不同年代修建的清河0公里石碑,标志着这里是真正的清河源头。北旱河的水很少,也几乎不怎么流动。清河真正的水源是来自北岸上两个巨大的管道,爸爸猜测这是从京密引水渠分流过来的,保持清河常有流水的办法。从管道里涌出的水量不小,空气里有一股水草的味道。还有一个人坐在管道上冲脚,看起来很舒服。在南岸边看涵洞更清楚了,甚至可以在水面上看到从涵洞西侧入口投下的阳光反光。

参观完了立交桥,我们去了今天的最后一站,也是清河从京密引水渠引水的另一处水源,在立交桥向北2公里左右,旁边就是4号线安河桥北的车辆段。

开到附近后才发现,这里并不是常年从京密引水渠引水,沟里的水不太流动,水质不好,甚至有点味道。这里也是正在打造的清河七景里最靠西的“清河之源”公园的一部分。不过,在水沟旁边水务局的石碑上暴露了它真正的名字–“黑山扈排洪渠”。

今天是漫长的一天,我们从早上11点逛到下午5点过,一共看了7条河流,差不多10个地点,还得加上自来水博物馆。不过也是收获满满,很有意思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