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爸爸起夜时还在想今天的路线,觉得来一趟草原不容易,要不要找一个内蒙的地方去打个卡,给默默完成一个去过内蒙的愿望。在地图上观察了一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张北向北去锡盟的太仆寺旗,另一个是沿草原天路继续向西去乌兰察布的兴和县。这两个地方都不算太远,都会让回程增加一小时左右。不过北线的风景会更辽阔,而西线可以从兴和县直接上G6返程,感觉更顺路一些。考虑到今晚回程可能会比较晚,还是选择顺路的方式吧。
早上不到5点,爸爸例行的醒了,穿上最厚的衣服,正好赶上看日出。外面没什么人,只能听见附近的两个风车在呼呼的转。天上没什么云,也就没什么朝霞。金光照在墙上,把公鸡都吵醒了。


坝顶的风景正好,东面风车的剪影有点千帆跃进的意思。坝下阴阳各半,都拖着长长的树影。



草甸上有不少刚刚萌发的小小的华北落叶松幼苗,还没有草高,不知道其中的哪一棵可以长成真正的大树。


路口有两只骆驼正在吃草,安静的背景配上驼铃声让人觉得很安宁。不时驶来一辆汽车,急匆匆地一闪而过,都是本地人在讨生活。

村口一位老人牵着毛驴经过,路旁正吃草的小毛驴赶过来跟老朋友打着招呼,耳鬓斯磨像在说着什么,直到老人用力把大驴牵走,留下小毛驴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村口还有一口井,叫“花兰井”,不知道跟花木兰是什么关系。倒是在井旁有好几大丛鸢尾开得正艳。回到屋子还不到6点,又睡了一会儿。



差不多8点默默起床了,我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店家给我们准备了早餐,很普通的馒头、鸡蛋、粥,但是挺好吃的,正好可以化解昨天的油腻。

我们9:20出发,没走几步就又到一个断崖点。当地的牧民正在准备供游客拍照的骆驼和水,不过默默太小了,这次没敢让他骑马和骆驼。




再开一点就到了大好河山景区。这是开发的比较成熟的一个景区,里面设了不少网红打卡点。我们只对叫天路之眼的摩天轮感兴趣,因为可以从更高的地方看坝下。时间还早,摩天轮上也还没几个游客,看设备的小伙子说,没事可以多坐几圈,我们最后一共坐了两圈。在轿厢里风声听起来有点恐怖,不过确实也可以看到更远的风景。




摩天轮下还有给情侣们准备的红红的爱心座椅,默默和妈妈也去坐了坐。



从大好河山出来,我们本来打算先去南面10km的中石化加油站加满油,再上天路西线,这样一天都不会再有油量焦虑了。没想到开到黄花坪,地图上标着还未建好的新加油站已经开始营业了。我们加满了油,还在超市里买好了今天的午餐和晚餐。这一下让我们可以少跑不少路,大家都很开心。顺便还在草原天路的牌匾处打了卡。



开上西线,很快又到一处断崖。西线的坝顶明显石头多了起来,断崖也比东线更陡了。这处停车的地方进出的口很不好走,轿车们都小心翼翼的左挪右挪才能通过,小蓝则是很轻松的慢速通过。这次的山路,小蓝的四驱和高底盘都派上了用场,小蓝辛苦了。



下一个景点是鸡冠山,也是一处致高点。草原上的山很有趣,都是一个个完美的小圆锥,人们通常会在山顶再堆上一个石堆,让这个圆锥更完美,鸡冠山就是这么一座小山。景区的停车场正在施工,在停车场可以看到北面壮观的风电场,无数的风车转动着,绵延出上百公里。

真正的鸡冠山并不大,一条土路通向山体,我们把小蓝开进来停好,踏着草地走向坝顶。我们从侧面爬上了鸡冠山,坝下的山已经露出的石头的骨架,明显跟东线的土山不太一样了。我们在山顶绕了两圈就下山继续向西。







从鸡冠山下来,我们往前开了一点,在一个大风车下找了一块空地停下休息,在车上吃了午餐。下一个景点有点远,叫“大疙瘩石柱群”,在西线中部,对面就是一个大湖。石柱群是一些天然形成的六棱石柱,面积并不大,是火山岩浆冷却时自然收缩形成,号称全世界只有这里和以色列有。





妈妈在旁边又发现了一种很像马先蒿的花,开始拍照工作。


在石头群没呆多久,我们奔赴天路上最后一个景点–“白龙洞”。从石柱群到白龙洞的路上,默默和妈妈都睡着了。就在我们经过白龙洞的时候,默默醒来了,时间正正好。一下车就是一条古长城,只剩下了几条石头堆砌的长长石堆。这一段长城叫“正边台长城”,应该是明代修建的简易版长城。中原的军队可以打到坝上建起长城在军事上是个难度不小的奇迹。每次站在坝顶看着脚下富饶的坝下平原,都会想像当初匈奴人和蒙古人望着它们的躁动。







白龙洞就隐藏在这段长城下面的峭壁上,是地质运动形成的一串天然石坑,说它是洞有些牵强。门口先是一个几米长的小洞,只容一人俯身穿过,进去之后就能看到藏在崖壁中一串悬在半空的坑。要是在打仗的时候,这里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峭壁中间,远看下面平原上一块乌云正在下雨。也是在这里,爸爸出洞的时候起身稍急,在洞口的石头上撞了一下头。虽然戴着帽子,头上还是撞破了一个口子,有点流血。我们顺着阶梯爬回坝顶,正好下起了雨,就看头顶一块乌云正向下拉出几线丝缕,雨也越下越大。好在我们离车不远,很快就回到车上,妈妈帮爸爸给伤口擦了碘伏。






回到车上,时间正好是下午3点,我们决定继续向西去内蒙古打卡,中间还会经过一个叫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方,那里有一座跨度639米的玻璃栈桥。中间要开56公里,我们花了一小时整开到。路上长城跟我们一起走了很久。

大青山是个国家级的公园,还在试运营阶段,玻璃栈桥票价还要99,好在最后免了默默的门票。不过即使是周末,这里也没几个人,怀疑这里能不能运营得下去。这里的模式跟百瑞谷有点像,甚至这个桥都很像。有很多的项目,分散在几公里长的山路上,景区内有摆渡车供游客上下山,不过一路都没有看到一辆行驶中的摆渡车,也可能是我们到的时间已经比较晚了。
玻璃桥很稳,虽然风很大但桥纹丝不动。脚下是透明的玻璃,尽管下面有上百米高但并不觉得很可怕。可能是因为玻璃有点绿。刚上桥的时候还下了一阵大雨,我们不得不跑回房子里,不过大风一吹,乌云很快就被吹走,我们返回的时候就已经晴天,桥面也干了。






回到桥头边,有一棵金光闪闪的发财树,阳光照在上面时亮的耀眼。默默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用手表拍照的技能,走到哪里都要咔嚓一张。




从景区出来正好是5点整,该回家了。我们在车上吃了晚餐,换回北京的衣服,启程下坝,开向内蒙古。
从大青山向西走了五六公里,在一个叫卧龙峰的地方路线转而向北,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广阔的坝下平原。我们一会儿就要走一条小路从山谷里直插下山到平原上。而上了那条小路,就算进入内蒙古了。

顺着无名小路挂着二档一路下滑,10分钟就下到了谷底。地貌明显跟坝上有了区别,地表是一层厚厚的黄土,山坡上这些黄土中产生了不少沟壑,初看不觉得显眼,仔细一看竟有小十米宽,五六米深,吃草的羊都被禁锢在一方方的草地上,不能随意跨越。下到平原上开出一段距离再回望刚才下的坡,看起来就是一座普通的山,绝想不到上面又是一个平原。



想给默默在内蒙打个卡,可以一路都没找到合适的路牌,那就用大青山当背景吧。


内蒙所有的路牌和标志都是蒙汉双语,用这一点来区别倒也方便。我们从兴和县上了G6,开始返程。

高速上的车比想像中少很多,在内蒙段几乎都没有见过其他小客车,河北段稍多了几辆,直到过了张家口路上才热闹起来。

默默一路还在用手表玩自拍。

下面这些就是默默的作品。



晚上十点半,我们准时开回到停车场,收拾好行李回到家已经快11点了。回家后爸爸发现头上的伤口还有点出血,于是又跑了一趟医院,好在医生说问题不大,不需要缝,继续擦擦碘伏就好了。

这是我们第一次比较长途的自驾游,一共开了800公里,我们这两天基本都在车上度过,小蓝很给力。不过默默也说这次坐车已经够多了,以后再坐车不能比这次更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