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有美味的蛋糕,还有默默在旁边弹孤勇者助兴。





不光有美味的蛋糕,还有默默在旁边弹孤勇者助兴。
今天还没有从昨天的旅途劳累中休息过来,所以也没有给默默安排什么课。早上我们赶着去看了天空之城的电影,默默的阿卡贝拉课正好学了这首歌,默默也是一边看一边跟着音乐低声哼唱。这也是默默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真正的商业电影,纪念一下。
去爷爷奶奶家吃完午饭,分享了这次草原之行的照片,然后就回家午睡休息,我们三人都一直睡到爷爷5点的闹钟响,差点误了去上课。看来提前一天回家休息非常的明智。
之前散瞳的一段时间,默默的日历落下了很多天没有写。晚上上完课回家,默默还补上了之前落下的所有日期的天气,结果睡得又晚了。
半夜爸爸起夜时还在想今天的路线,觉得来一趟草原不容易,要不要找一个内蒙的地方去打个卡,给默默完成一个去过内蒙的愿望。在地图上观察了一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张北向北去锡盟的太仆寺旗,另一个是沿草原天路继续向西去乌兰察布的兴和县。这两个地方都不算太远,都会让回程增加一小时左右。不过北线的风景会更辽阔,而西线可以从兴和县直接上G6返程,感觉更顺路一些。考虑到今晚回程可能会比较晚,还是选择顺路的方式吧。
早上不到5点,爸爸例行的醒了,穿上最厚的衣服,正好赶上看日出。外面没什么人,只能听见附近的两个风车在呼呼的转。天上没什么云,也就没什么朝霞。金光照在墙上,把公鸡都吵醒了。
坝顶的风景正好,东面风车的剪影有点千帆跃进的意思。坝下阴阳各半,都拖着长长的树影。
草甸上有不少刚刚萌发的小小的华北落叶松幼苗,还没有草高,不知道其中的哪一棵可以长成真正的大树。
路口有两只骆驼正在吃草,安静的背景配上驼铃声让人觉得很安宁。不时驶来一辆汽车,急匆匆地一闪而过,都是本地人在讨生活。
村口一位老人牵着毛驴经过,路旁正吃草的小毛驴赶过来跟老朋友打着招呼,耳鬓斯磨像在说着什么,直到老人用力把大驴牵走,留下小毛驴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村口还有一口井,叫“花兰井”,不知道跟花木兰是什么关系。倒是在井旁有好几大丛鸢尾开得正艳。回到屋子还不到6点,又睡了一会儿。
差不多8点默默起床了,我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店家给我们准备了早餐,很普通的馒头、鸡蛋、粥,但是挺好吃的,正好可以化解昨天的油腻。
我们9:20出发,没走几步就又到一个断崖点。当地的牧民正在准备供游客拍照的骆驼和水,不过默默太小了,这次没敢让他骑马和骆驼。
再开一点就到了大好河山景区。这是开发的比较成熟的一个景区,里面设了不少网红打卡点。我们只对叫天路之眼的摩天轮感兴趣,因为可以从更高的地方看坝下。时间还早,摩天轮上也还没几个游客,看设备的小伙子说,没事可以多坐几圈,我们最后一共坐了两圈。在轿厢里风声听起来有点恐怖,不过确实也可以看到更远的风景。
摩天轮下还有给情侣们准备的红红的爱心座椅,默默和妈妈也去坐了坐。
从大好河山出来,我们本来打算先去南面10km的中石化加油站加满油,再上天路西线,这样一天都不会再有油量焦虑了。没想到开到黄花坪,地图上标着还未建好的新加油站已经开始营业了。我们加满了油,还在超市里买好了今天的午餐和晚餐。这一下让我们可以少跑不少路,大家都很开心。顺便还在草原天路的牌匾处打了卡。
开上西线,很快又到一处断崖。西线的坝顶明显石头多了起来,断崖也比东线更陡了。这处停车的地方进出的口很不好走,轿车们都小心翼翼的左挪右挪才能通过,小蓝则是很轻松的慢速通过。这次的山路,小蓝的四驱和高底盘都派上了用场,小蓝辛苦了。
下一个景点是鸡冠山,也是一处致高点。草原上的山很有趣,都是一个个完美的小圆锥,人们通常会在山顶再堆上一个石堆,让这个圆锥更完美,鸡冠山就是这么一座小山。景区的停车场正在施工,在停车场可以看到北面壮观的风电场,无数的风车转动着,绵延出上百公里。
真正的鸡冠山并不大,一条土路通向山体,我们把小蓝开进来停好,踏着草地走向坝顶。我们从侧面爬上了鸡冠山,坝下的山已经露出的石头的骨架,明显跟东线的土山不太一样了。我们在山顶绕了两圈就下山继续向西。
从鸡冠山下来,我们往前开了一点,在一个大风车下找了一块空地停下休息,在车上吃了午餐。下一个景点有点远,叫“大疙瘩石柱群”,在西线中部,对面就是一个大湖。石柱群是一些天然形成的六棱石柱,面积并不大,是火山岩浆冷却时自然收缩形成,号称全世界只有这里和以色列有。
妈妈在旁边又发现了一种很像马先蒿的花,开始拍照工作。
在石头群没呆多久,我们奔赴天路上最后一个景点–“白龙洞”。从石柱群到白龙洞的路上,默默和妈妈都睡着了。就在我们经过白龙洞的时候,默默醒来了,时间正正好。一下车就是一条古长城,只剩下了几条石头堆砌的长长石堆。这一段长城叫“正边台长城”,应该是明代修建的简易版长城。中原的军队可以打到坝上建起长城在军事上是个难度不小的奇迹。每次站在坝顶看着脚下富饶的坝下平原,都会想像当初匈奴人和蒙古人望着它们的躁动。
白龙洞就隐藏在这段长城下面的峭壁上,是地质运动形成的一串天然石坑,说它是洞有些牵强。门口先是一个几米长的小洞,只容一人俯身穿过,进去之后就能看到藏在崖壁中一串悬在半空的坑。要是在打仗的时候,这里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峭壁中间,远看下面平原上一块乌云正在下雨。也是在这里,爸爸出洞的时候起身稍急,在洞口的石头上撞了一下头。虽然戴着帽子,头上还是撞破了一个口子,有点流血。我们顺着阶梯爬回坝顶,正好下起了雨,就看头顶一块乌云正向下拉出几线丝缕,雨也越下越大。好在我们离车不远,很快就回到车上,妈妈帮爸爸给伤口擦了碘伏。
回到车上,时间正好是下午3点,我们决定继续向西去内蒙古打卡,中间还会经过一个叫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方,那里有一座跨度639米的玻璃栈桥。中间要开56公里,我们花了一小时整开到。路上长城跟我们一起走了很久。
大青山是个国家级的公园,还在试运营阶段,玻璃栈桥票价还要99,好在最后免了默默的门票。不过即使是周末,这里也没几个人,怀疑这里能不能运营得下去。这里的模式跟百瑞谷有点像,甚至这个桥都很像。有很多的项目,分散在几公里长的山路上,景区内有摆渡车供游客上下山,不过一路都没有看到一辆行驶中的摆渡车,也可能是我们到的时间已经比较晚了。
玻璃桥很稳,虽然风很大但桥纹丝不动。脚下是透明的玻璃,尽管下面有上百米高但并不觉得很可怕。可能是因为玻璃有点绿。刚上桥的时候还下了一阵大雨,我们不得不跑回房子里,不过大风一吹,乌云很快就被吹走,我们返回的时候就已经晴天,桥面也干了。
回到桥头边,有一棵金光闪闪的发财树,阳光照在上面时亮的耀眼。默默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用手表拍照的技能,走到哪里都要咔嚓一张。
从景区出来正好是5点整,该回家了。我们在车上吃了晚餐,换回北京的衣服,启程下坝,开向内蒙古。
从大青山向西走了五六公里,在一个叫卧龙峰的地方路线转而向北,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广阔的坝下平原。我们一会儿就要走一条小路从山谷里直插下山到平原上。而上了那条小路,就算进入内蒙古了。
顺着无名小路挂着二档一路下滑,10分钟就下到了谷底。地貌明显跟坝上有了区别,地表是一层厚厚的黄土,山坡上这些黄土中产生了不少沟壑,初看不觉得显眼,仔细一看竟有小十米宽,五六米深,吃草的羊都被禁锢在一方方的草地上,不能随意跨越。下到平原上开出一段距离再回望刚才下的坡,看起来就是一座普通的山,绝想不到上面又是一个平原。
想给默默在内蒙打个卡,可以一路都没找到合适的路牌,那就用大青山当背景吧。
内蒙所有的路牌和标志都是蒙汉双语,用这一点来区别倒也方便。我们从兴和县上了G6,开始返程。
高速上的车比想像中少很多,在内蒙段几乎都没有见过其他小客车,河北段稍多了几辆,直到过了张家口路上才热闹起来。
默默一路还在用手表玩自拍。
下面这些就是默默的作品。
晚上十点半,我们准时开回到停车场,收拾好行李回到家已经快11点了。回家后爸爸发现头上的伤口还有点出血,于是又跑了一趟医院,好在医生说问题不大,不需要缝,继续擦擦碘伏就好了。
这是我们第一次比较长途的自驾游,一共开了800公里,我们这两天基本都在车上度过,小蓝很给力。不过默默也说这次坐车已经够多了,以后再坐车不能比这次更远了。
周一的时候,爸爸后续出差的日期终于定了下来,基本会在端午节那一周。所以接下来这个周末我们可以安排一次出游了。昨天爸爸想了一下,妈妈六一节还有半天假,我们可以周五出门,躲开周末的高峰。本来想去天津,但还有一个选择是早就想去的草原自驾。现在草已经绿的差不多了,又不像七八月份人那么多。跟妈妈的同事王其文叔叔请教了一番后,我们决定把首次长途自驾游的目的地选在草原天路。全程在700公里左右,周五去周六回,周日在家休息和上课。这样单次开在路上的时间最多也就3小时左右,对于默默是个很好的适应。
行前调研时才知道,大家一直说的“坝上”草原,这个“坝”指的是什么。在内蒙古高原和华北燕山山脉的分界上,有一个断层带,从燕山北部的平原区向北爬上一座大约500米的山后,会发现没有下山的路,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很平的辽阔高原–内蒙古高原。所以把这个500米的断层称为“坝”,断层上即为“坝上”,相对的下方的山地和平原就是“坝下”。这个坝西起乌兰察布,中间经过张北、沽源、多伦一直到克什克腾旗,从北京的西北一直绵延至东北。所以北京人常提起的几处坝上草原:张北坝上、丰宁坝上、木兰围场、乌兰布统草原都在这一条坝造就的。
我们这次打算走的“草原天路”在图上只是一段很短的蓝线。它本来只是一条普通的县道,修建它是用于运输和维护坝上风电场那些风车。但因为地处坝顶边缘,常年大风,人烟稀少,没有经过什么市镇,而且路本身处于高点,视野开阔,所以被人发现之后逐渐成为了一段草原风景的网红景区。16年时曾经被圈起来当作景区开始收门票,但后来因为争议声太大又取消了收费,还是作为一条普通的公路可以让大家随意驶入。但沿途的很多农家乐和民宿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这次住的民宿就已经很舒适了。
“草原天路”分为东西两线,传统意义上的大门在东线的西口,也就是黄花坪的牌匾处。东线可以横穿到崇礼的桦皮岭出口,全长100公里;而西线没有出口,到末端的白龙洞是32公里,还得原路返回。所以一般大家走东线的比较多,可以不走回头路。爸爸研究了一下,估计早上从北京出发,路上大概是250公里,大概要开3个半小时,中午就可以到达。看网上的评论,西口附近商业开发比较多,东口相对比较清静。因为想让默默对草原的印象多一点冲击力,所以爸爸决定这次从东入口进入。现在日落大概是19:50,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一路走走停停,到达接近西口的民宿时正好是晚饭时间。休息一晚,第二天可以去西线看看,有时间还可以去张北逛逛,安排起来更自由些。
刚刚计划完路线,爸爸突然想起来周五尾号限行,于是今天爸爸还是起了个大早,6点多就把行李拿上了车,然后把车开到五环外的八角游乐园停车场暂放。中间去加满了油,买了午餐的面包和一路的零食。然后坐上地铁回家,顺路又买了早餐。到家时默默妈妈都还在睡,快8点了大家才都起床准备出发。吃完早餐我们打车来到八角游乐园停车场,路上红灯比较多,默默还有点晕车想吐。在停车场又休息了一会儿,我们9:20启程出发。
我们沿京礼高速和首都环线行驶,路上很多隧道群,最长的有快10公里长。因为中间默默睡着了,我们也没有进服务区,一口气开到了东线东入口,到达时已经是12:40。
一下车,冷风就让人打了个机灵。15度的气温配上5/6级的大风,跟北京30多度对比鲜明。我们换上了厚衣服和防风软壳,一下就舒适起来。
在卫星图上看,东入口处有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实地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用10节报废的火车车厢拼成的。车厢侧面满是涂鸦,很漂亮默默也很喜欢。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中饭就在车上吃干粮解决,又快又省钱。吃完我们就正式开上了天路。一路风景如画,天高云低,景色之远目力不能及,每一幕都可以做电脑壁纸的那种美。
没走几步我们就停下来,看路边的野花。满地的蒲公英、狼毒、委陵菜、野罂粟、蓝花棘豆、蒌芦、鸢尾、还有细叶白头翁。蒲公英们像疯了一样放肆生长,开得又大又多,常常会连成一片。妈妈拍到了不少花,我们这一段也走得慢一些。
上到坝顶,视野更开阔了,大风车们呼呼得转。今天风大,正是发电的好时候。爸爸查了一下,一个风电机组功率就有1.5MW,足够给一个200户的居民楼供电了。
进入一片树林,光线正好也暗了一些,满眼都是纯粹的绿,空气也似乎更好一些了。
妈妈给小蓝拍了一张很酷的广告片,很不错。
默默也在这里认识了马、羊、牛的粑粑分别是什么样的:猕猴桃那么大的是马的,小豆子大小圆圆的是羊的,大饼一样一大块的是牛的。默默又学到了有用的新知识,还在树林间捡到了一枝长了好多松果的枯枝,要带回家当纪念。难怪开这一段的时候爸爸觉得如芒在背。
开上一处高岗,妈妈又下去拍花,默默在一旁捣蛋。草地上有两只骆驼,应该是当地村民用来收费和拍照的。
继续在草原上驰骋,每次接近坝边都会看到坝下的风光,辽阔又震撼。但是看的多了,慢慢也疲劳起来。要是小叔爷爷在就好了,他的摄像技术一定能拍出不少大片。坡地上有很多已经被开垦出来的梯田,不同于贵州云南那种高山梯田,这里的田每一块都很大,很适合机械化耕种。
半路上经过一个休息站,爸爸去逛了逛特产超市,给默默买了一顶20元的小蒙古帽,默默非常喜欢,后面几乎一直戴着。
时间慢慢晚了下来,经过一大片草地时,妈妈拍到了一丛完美的盛开的狼毒,就像一个天然的花束。虽然狼毒是入侵物种,不过这一丛也确实很好看。
路上经过了好几处修路的地方,只能向北绕路,稍微离开坝顶几公里,风立刻就小了很多,景色也跟坝顶完全不一样。路边到处都有牧民的羊和牛,这里才是真正的放养。
路过一个小山顶,有一大群从成都自驾来玩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开车也很猛,开着凯越在土路上猛冲,托底了也不在意,年轻真好。
最后一小段默默已经有点困,在车上睡了一会儿。大概晚上六点半我们到达了民宿,这里的房间不错,很大设施也算全,就是水比较小。
一旦有了茶桌,默默就要玩一次吃茶的游戏。
去吃晚餐的路上默默也要戴上他的小帽子,一路蹦蹦跳跳。老板已经给我们烤好了羊排,我们又点了些烧烤、奶茶和蔬菜,开始吃晚餐。羊排太多,最后也没能吃完,还把爸爸吃拉肚子了。不过默默也喜欢肥肥的羊排,还吃了不少玉米和蔬菜。
吃完饭,太阳正好落山。我们爬上房后的小山上看晚霞,红通通的颜色让爸爸想起了纳米比亚。
马上到8点了,默默回到房间去上teacher Leigh的课,还给她展示了一下我们的房间。晚上默默还看了焰火和星星。
明天去哪里玩呢?王其文叔叔推荐了沽源旁边的森林公园,但是距离也挺远,快200公里,估计明天来不及回去。明早再继续想想行程吧。
最后是妈妈今天拍的花,名字就等妈妈来补吧。
默默的额头上有一个旋,所以发型一直是个难题。之前爸爸都是给默默用卡子剪的比较短,因为一旦长长了旋旁边的头发就会被顶的立起来,非常突兀。但妈妈一直希望默默能把头发留长一点,时尚一点,于是我们这次尝试了一下,让默默留了两个月的头发,然后今天约了印象城的河马叔叔去试试。专门的儿童理发店里都是给小孩的东西,洗头是可以完全平躺的小床;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上有一个专门的显示器,可以点播想看的动画片;理发的椅子还有汽车、飞机、花车之类的选择;还会给孩子额头上贴一个一次性的透明面罩,既不妨碍看动画片,也避免了碎头发痒痒的困扰。
再加上新配的眼镜,看看默默的新形象吧。不知道周一去上学小朋友们还认得他不。手插裤兜颇有舅姥爷的风范。
理完发到奶奶家蹭饭,默默展示了一下在社会适应课上学到的做客礼仪:进门要脱鞋,吃饭时要让主人先吃,还主动给爷爷夹菜。还是老师的话管用,爸爸妈妈说的都是耳旁风。
下午录散打课的作业,小伙子经过点拨之后还是可以的。可能是因为沟通不顺畅,最近默默比较喜欢使用暴力。爸爸告诉默默,散打的技能只能用来打坏人。爷爷奶奶、老师同学都不是坏人,所以不能用散打的技能打人,希望默默能记住。
默默的眼镜周四就已经做好了,今天我们去取眼镜。从今天起,默默正式升级眼镜侠。爸爸妈妈都是16岁开始戴眼镜,默默6岁就开始了。希望这高科技的离焦镜真能让默默的近视发展慢下来。
中午回家已经一点过了,去楼下新开的养老食堂买了一次饭试试,味道还不错。三荤三素一盒饭+一个红枣馒头+一盆凉皮一共37元,3人能吃饱。跟外卖比起来性价比已经很高了。
家里新装的两个空调明显不够凉,跟一个月前试买的第一台比风力小了很多。最后发现是顶上进风口的胶带没有撕。现在的这些安装工人真是够差的,总是风风火火,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自家的高端空调该怎么装都没学习到位,最后还能糊弄说给装完了,都是坑一家算一家的主儿。这次要是有回访,一定得给个差评。
下午默默睡了一觉,吃完饭我们开始安装新买的洞洞板,把画笔、闹钟、耳机、文具统统都挂上去。爸爸负责安装洞洞板,默默自己来布置挂件。还把自己的生日日历也挂了上去。桌面上一下就整洁多了。
上次去同仁时走长安街路过国家大剧院,默默说很想来参观一下,妈妈就买了儿童节一场合唱演出的票,正好默默也在上阿卡贝拉课,可以体验一下真正的艺术家们是怎样唱歌的。
下课放学爸爸和默默先回家吃了一碗奶奶的炸酱面,然后坐上公交地铁出发啦。因为妈妈单位离大剧院很近,我们就直接在大剧院见了。今天学校的手工课上默默给妈妈扎了一个有趣的发箍,还起了个名字叫“丑丑萝卜”,不过妈妈戴上还挺好看的。
取了票,我们先到外面来参观参观。下班的时候正好下了一场雨,雨过天晴的空气非常干净。
走到蛋壳里面,钢结构的骨架在夕阳下很壮观。默默在窗台上玩,甚至有个叔叔过来提醒他注意姿态,因为这里是国家大剧院。不过最后还向默默祝福了节日快乐。
走到地下一层,刚才蛋壳边的湖水现在就在我们的头顶。波纹形成了天然的艺术屋顶,这个设计真是很妙。
快到开场时间了,我们的演出在小剧场,剧场门口还有很多音乐家的雕塑和现代油画,我们也顺带着接受了一次熏陶。
找到我们的座位,音乐会很快就开始了。今天这场演出的名字叫《音乐奇遇记》,虽然唱的大部分都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歌,但是也是大朋友送给小朋友的礼物。而且每唱完一首,默默都会赞叹:“太动听了!”。看来陶冶的目的是达到了。因为版权的问题我们不能录音录像,不过爸爸还是偷偷拍了两张照片当作纪念,因为艺术家们唱得太好听了。尤其是改编版男声合唱的《童年》《蜗牛》《灌篮高手》和《黑猫警长》,大家都跟着一起打起了拍子。最后因为观众太热烈,艺术家们又返场多唱了3首歌才结束。
从小剧场出来,我们又在里外逛了一下,大剧院的夜景也是很美的。
已经9点过了,我们还是坐地铁回家吧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也是儿童劫。不少小朋友都被安排给大人表演节目,本末倒置。默默他们还好,幼儿园组织他们去郊区开了一场运动会,有趣又有意义。上了一学期课的腰旗橄榄球也到了各班之间比拼的时候,最后默默的班级还获得了季军奖杯。
今天芒果幼儿园举办跳蚤市场作为儿童节的活动,我们也去提前换好了零钱去凑凑热闹。妈妈还顺便把一些低幼过期的玩具和拼图带去一起卖。市场非常热闹,很多小朋友准备的摊位都有精美的海报和招牌。为了鼓励小朋友们增加,价格都不超过10元,只能现金交易。收市后还会统计大家的营业额做评比和奖励,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