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袜子·皮皮

今天又去儿艺看剧了,演出的剧目是《长袜子·皮皮》,一部改编的瑞典儿童剧。看之前爸爸完全不知道这本书和这个故事,不过看完之后发现,皮皮的内心世界,就是当初我们给默默起名时希望的境界。希望默默长大以后做事还跟现在一样认真细致,内心还能跟皮皮一样自由又松弛。妈妈已经在演出后把小说完整地读了一遍,反响很不错。爸爸也要找时间好好读一遍。

下面是默默在心理课上画的《房树人》,不知道应该怎么解读呢?

最后一节钢琴课

默默从新学期开始跟邢老师上一对一的钢琴课,不过一对一的课基本是专业的教法,要从最基本的手型练起。占用的时间和枯燥的程序一下子就上升了,练琴也从一件轻松有趣的活动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任务。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决定先停掉钢琴课,默默如果喜欢可以自己随便弹点什么。以后大一些控制能力强了,如果还能遇上合适的老师再学。目前的时间只能先放弃了。今天是跟邢老师约好的最后一节课,主要还是手型和身体的姿势,记录一下吧。虽然有点可惜,不过省出的时间也不会浪费的。

附上默默在美术课上新画的两幅画。第一张是有花边的鸟,爸爸觉得很像一张叫《太阳鸟》的画。

第二张是泰山。首先颜色很美,构图的时候把云海放在了最上层,其次还把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这几个重要的元素都画出来了,相对的位置也都很准确,爸爸觉得画得非常好。

故宫

中秋假期前,我们跟芒果约好了这周一起去故宫参观。通常开学前的一周人是比较少的,学生们都已经回家去收心了。为了这一趟可以多一些收获,我们先买了两本故宫的书,还看了一些纪录片和旅游攻略,把故宫的大致结构和历史做了一些了解。研究之后,我们打算走一个博主推荐的半日游路线。

坐地铁来到天安门西,先排队进了中山公园,去看看五色土。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围了一圈栏杆,想看到坛上的土已经是不容易,更别说个子不够的小朋友了。

看完五色土和中山堂,我们从东北门出了中山公园,来到午门的入口。这里人山人海,我们扫码进门后没有多停留,赶紧先进了午门。

我们在两座金水桥上互相拍照,而且午门的北面果然是5个门。

太和门前的铜狮子很威武,恐怕应该是全中国最威武的一对。门楼下的铁水缸都已经生锈破漏,不能盛水了。

过了太和门就是宽阔的太和殿广场。站在三大殿的台基上,向东可以看到屋脊兽和中国尊在对话,向西也能看到电视塔甚至更远的西山。近处是层层叠叠的琉璃金顶,都是紫禁城里的后宫。

走过中和殿和保和殿,就是乾清门了。这里也有两只狮子,不过是低眉顺眼,耷耳眯眼的狮子。据说是给后宫众人的警示,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别听。

乾清门是前宫后宫的分界,再向北就是皇帝自己的家了。平时皇帝在皇后的坤宁宫睡觉,上朝前在中间的交泰殿准备和候场,然后到乾清宫上朝办公。这里才算的上是皇帝权力的中心。而旁边的军机处就是能臣们私下沟通讨论的地方。正好我们饿了,就在这里的休息椅上吃了干粮当午餐。吃完饭,我们又去旁边的文创店逛了逛,不过什么都没买。

过了坤宁宫,我们向东去参观东六宫中的两座–景仁宫和延禧宫。其中的延禧宫里是一座当初火灾后重建就没修完,后来又被飞机轰炸过的西洋建筑–灵沼轩。

出了延禧宫,我们走了一条网红的巷道来到钟表馆。钟表馆里集中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基本都是一个很大的工艺品或者装饰,然后在最下面或者最上面嵌上一只小小的钟。在那个时代,钟表确实是个稀罕的东西,值得好好装饰一下。

逛完钟表馆就是珍宝馆。一进去就是一面九龙壁,在白龙的下方,有一段木头做的龙身还是能明显看出跟其他位置的不一样。

这里还分有金银器馆、珠宝馆、玉石馆等好几个部分。虽然已经有很多宝贝被带到了台湾,但是留下的宝贝也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皇后的蓝色凤冠了。

从珍宝馆出来,经过慈禧住过的宁寿宫又看了一眼,就出来到了西北角的城墙下,角楼已经近在眼前了。大家都已经累了,我们在御花园外的长凳上休息了一会儿,补充了点能量,然后继续去逛御花园。

御花园里修的还是很有意思的,各种有趣的假山和水系,还有讲究的树种和亭台。不过我们也并不太明白。

从御花园出来,就是故宫的北门–神武门。从神武门出来,我们今天的故宫之旅就结束了。我们跨过护城河,坐了一趟公交到美术馆去坐地铁回家。走了一天博物馆,爸爸的腰都快断了。

中秋节游陶然亭

今天中秋节,我们打算去个没去过的公园逛逛。在地图上扫了一圈,最后我们决定去陶然亭。

地铁到达陶然亭站,从地铁站到公园西门的路上就要穿过一个颇有人文气息的街心花园。进了大门,迎面就有一只小松鼠大着胆子爬到我们要经过的一棵松树上。走几步穿过月季园,有很多人在这里打着快板,甚至还有一个位置是带扩音设备的。

再向南一点,在大湖的西侧一点,有一个华夏名亭园。看了介绍才知道,这里是把全国各地有名的亭子都复建了一份放在一起,有点亭子世界公园的意思。

我们在名亭园里把有名气的亭子都逛了一遍。有吹台、醉翁亭、兰亭、鹅池、纪念屈原的独醒亭,还有最高的一揽亭,纪念李白的谪仙亭,杜甫的少陵草堂碑亭,沧浪亭和百坡亭。差不多把中小学可能学到的各种名亭都囊括了。

出了名亭园,我们跨过云庵桥,到了中心岛上,也是陶然亭本亭所在。湖里有很多游船,不少从桥下穿过,看得出假期来这里泛舟的人都很轻松愉快。

湖里的鸭子们每只占领了一个浮子,享受着阳光,看起来可舒服了。

绕到陶然亭上看了看,这里甚至还保存了辽代甚至金代的一些石像和碑文。不过这里更像是楼阁而不是亭子。也因为这里当年是地下联络点,所以也变成了一个红色旅游景点。

从陶然亭出来,我们从东南角的桥出了中心岛,然后向西回公园南门。

我们回程坐了414路,一直坐到奶奶家门口,中秋晚餐我们就在奶奶家吃了。

吃完晚餐和月饼,我们又出发去玉渊潭逛了逛。可惜今年是个阴天,没有月亮。不过我们还是在公园湖边分了一个月饼,算是完成了我们的中秋节传统。

慢慢走回家,电视塔一直很显眼,不过过于艳丽的颜色不好看,希望以后能换个不那么艳的。

篮球课

暑假的时候篮球课又上了几节,现在已经开始练习背后运球了,不过这对小朋友来说明显是个挺大的挑战。尽管练习很累,但是投篮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奖励。

默默最近玩头发的坏习惯越来越严重,妈妈想了个办法,把自己的发箍给默默戴上了,还挺好看。

法海寺

今天是中秋节假期的第一天。本来我们现在应该在飞往杭州的飞机上,然后坐车穿过大小河流和湖泊,来到爸爸和默默的籍贯地绍兴好好参观参观。可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台风贝碧嘉正好选择中秋节从长三角登陆,在我们游玩最主要的假期第二天大概率会有狂风暴雨。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在出发前两天取消了计划,损失了小一千元的机场退票费。绍兴只能等等再去了。

北京的天气很好,秋高气爽。作为绍兴的平替,我们选择去逛逛福寿岭和法海寺。

倒了两趟地铁,我们坐11号线来到了模式口站。之前走G109去西边爬山时经常从这里经过,但是一直没有来逛过。

从地铁站到法海寺山门口的路上经过了一个传统的集市,真不知道北京还有这么接地气的集市,从蔬菜瓜果到花鸟鱼虫,什么都有,感觉回到了20年前。那时爸爸偶尔从学校去二姨奶奶家,在路上碰到的就是这样的乡村集市。而现在除了把现金变成了二维码,好像也没什么不同。

出了早市,来到了模式口大街。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了一条网红步行街,到处是各类小店和饭馆。

在大街上走了几十米,我们找了个最近的口子转向北开始上山,没走多远就走到了步道上。

我们先翻过了一座小山,山上还有不少先人。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经过了永定河引水渠,走到了法海寺门前。

我们从法海寺的东墙边开始走上了山路。路上有不少马蹄印,看起来这里修缮的材料还是通过马拉上来的。

我一路都在林子里缓缓上升,感觉还没走多远,就上到了山脊的防火道上。林子里到处都蜘蛛网,每个网中央都趴着一只硕大鲜艳的落新妇。

没想到上到山脊那么轻松,除了看看山下的风景,我们在防火道上慢慢朝东逛。路边开着很多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菊花,我们找了个树萌解决了午餐,爸爸的书包一下子轻松下来。

默默刚刚学了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正好还碰到了一些苍耳和鬼针草,就摘了一些苍耳摘下来挂在了鞋上,强行让它们迁徙了一次。

路边有个挺全的地图,把香山、西山、翠微山、福岭岭一直到南马场水库这一丝都标得很清楚了。原来我们离上次爬过的虎头山也就1公里了,本想这次走到虎头山下山,走到一半又想再回法海寺看看,于是我们从中间下山,走了一截又开始横切回到法海寺的方向。

刚开始下山的一段是阶梯路,不过风景很不错,有花有景,还有一只翠绿的大蚱蜢,你能找到它吗?

转到横切的小路上,路两边的草已经高到路都快被盖住了。而且中间还夹杂着很多小小的酸枣树,树上满是尖刺,扎得我们啊啊叫了半天。不过走野路还是比水泥路有意思一些。

走出小路,来到一个叫大平台的地方。这里四通八达,可以上山,可以进城,还可以去法海寺。在坡上看下面的法海寺和永济寺,一大一小,还离得那么近,不知道之家两家的住持有没有打过架。

在永济寺门前的树上聚集了很多的斑衣蜡蝉在开会。我们呆了一会儿,继续走又回到了法海寺东墙我们上山的起点。

法海寺最有名的是寺里的壁画,算得上是国宝了。我们没有去那个需要预约的100元的真迹馆,就在外围逛了10块钱的。寺里还有两棵号称上千年的白皮松,皮白的像假的一样,非常酷。

逛到一半,爸爸默默有点累了,在中间休息,妈妈自己先上到最高的藏经阁。不过后来爸爸和默默也上去看了看。

下山的时候,我们特地去看了看刚从山里出来的永定河引水渠。原来在这里引水渠是一根大管子,宽度跟玉渊潭附近差了太多。

准备叫车回家,结果模式口大街上车过不来,我们在桥上白等了十几分钟。不过才发现默默和姿态跟桥上雕的人一模一样。

最后我们还是走回到地铁口去打的车,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套路作文和自画像

妈妈给默默报了一个线上的乐读语文课,每周一节。这两节课老师开始教作文了,全是一堆堆的套路。每句话写什么结构,什么地方用排比,什么地方用比喻,开头一句话和结尾一句用什么句式都是固定的。听起来很死板,不过孩子们能写出像样的文章自己都挺开心的,可能这是学习的写作的一个必经阶段吧。

默默今天还给自己用刮刮画刮了一个自画像。有点像丁丁的风格,还挺有范儿的。

不开心的二年级

开学一周了,默默在学校过得并不开心。新老师年纪都比较大,也比较凶,非常强调纪律,经常在班上批评小朋友。虽然默默并没有被批评,但是默默会对身边人的感受有很强的代入感,所以别人被批评的时候默默心里也很难受。班里的气氛看来是比较压抑。明天就是教师节,妈妈准备了两张贺卡让默默写给老师一些祝福,可是仗义执言的默默只写想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自己的愤怒。

不过后来爸爸妈妈跟默默说明了贺卡的含义后,默默还是自己用卡纸重新画了自制的卡片,写上祝福的话语。再加上一小盒润喉糖当作教师节礼物去送给老师,做得很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