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村栈道

桃花盛开,默默小病初愈,九章约着默默去爬山,妈妈又在小红书上看到一条难度不大的休闲步道,那我们就相约出发吧。

这条新步道在门头沟冯村,是一条环线,全长7.8km。从山谷南坡上山,北坡下山。南坡都是栈道和石板路,北坡是可以开车的水泥路。路线就在二姨奶奶家附近,不过疫情期间,我们就不去叨扰二姨了。

早上不到九点出发,天气分外好。默默戴上新买的桔子眼镜,还跟妈妈穿上了亲子装,一步三跳,高兴得很。

因为两家人两辆车,我们把小蓝开到了山上,想着下山时娃们可能已经累了,到时可以坐车下山,省去两公里多的脚程。可山路很窄,一路上连个错车的地方都没有,好不容易路边找到一个空,背后还有桃花,就把小蓝停这里吧。

走下一截下坡路,范叔叔已经在岔路口等我们。可以看到定都阁其实不远了。

坐车到栈道入口,再等范叔叔停好车回来,我们开始爬山了。

前两公里都是崭新的木栈道,坡道很平缓,对小朋友们很友好,所以人也很多。栈道一路沿着高压塔修建,仰头看电塔很壮观。

回头一看,二姨奶奶家楼上的红顶非常显眼。不远处还可以看到S1线的上岸地铁站。

走了一公里的样子,有一小片休息区,默默吵吵着饿了,于是大家都停下来吃了点水果零食。

再向前走了几步,我们就陷入了花海中。栈道两旁都是盛开的桃树杏树,整个山谷都是满眼的粉白色。游人都驻足观赏,拍照打卡,我们也是胡乱拍了些。

循迹继续向前,没多远我们就拐上了横切的路,不再沿着山脊向上。走了几百米,时间已经12点过,我们在桃林间的一段支路上停下来吃干粮当午餐。吃得很香,就是风有点大。

眼前就是绝好的风景,我们边吃边看。

九章穿得有点少,风又太大,吃完就先向前走去避风了。我们也速速吃完跟上,走了没多久,在山路上拐了一个弯,风突然就没了,只能看见听见来路边的树被吹的晃来晃去,身边却一点风都没有,非常神奇。

后面的路有了一点坡度,默默拿着山杖,带领着一众人在树林中穿梭。

默默对山杖还挺适应,用了一会儿就能自如的用上劲了。虽然这两根杖已经是爸爸妈妈十年前的老古董了。

走到半道,在栈道边的灌木丛里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鸟窝,大家都惊叹于小鸟的灵活和勤劳。

随着我们越升越高,离顶峰也越来越近了。

终于在连续爬了几个不太陡的“陡坡”之后,我们到达了此行的最高点。路旁正好有一块里程碑,两个宝宝都凑过去合了个影。

这里也是上山路和下山路的交叉点。九章还想向上找下一个里程碑,可默默想按轨迹朝下山的方向走。经过劝说,默默去看望了哭闹不停的九章,大家一起陪九章向上走到了下一块里程碑然后才开始下撤。走到一半遇到一个年久失修的亭子,柱子都已经歪了。我们在这里做了最后一次休整,然后继续下山。

走了没几步就到了公路上。好在爸爸有先见之明,把车停在了不远的地方。默默和九章都已经累了,要是再走上2km多的公路,估计还得1小时才能走下来。默默陪爸爸去把小蓝开了上来,接上九章一家,回到栈道入口去找他们的车了。然后各回各家,很休闲的一天结束了。

最后,再看一看今天好天气下的远眺吧,中国尊和电视塔都清清楚楚。下次再跟九章一起爬山吧。

妈妈过生日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默默倔强保留的生日墙又派上了用场。生日大餐先跟妈妈干个杯。

吃完大餐休息一会儿,该切蛋糕了。这次还是买了跟奶奶生日时一样的巧克力蛋糕,整个蛋糕都很好吃,除了吃多了会有点腻。

点上蜡烛,默默给妈妈唱了双语的生日歌。

最后当然还要拍个合影,虽然默默不配合,不过以后再看起来,自然的抓拍似乎更有意思。

探险韭园溶洞

妈妈又在小红书上看来一个好地方,就在丁家滩再向西一个河湾,京西古道景区的西头,有一个天然溶洞。溶洞在半山腰,山脚一就是门头沟的韭园村,大家都管这个洞叫韭园溶洞。离溶洞不远还有落坡岭古道、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等等景点,很是值得一逛。

经过妈妈的推荐,九章也打算一起来爬溶洞。我们约好了周末的时间,直接韭园见面。出发之前,爸爸翻出了已经快10年没用的头灯,绑在了默默的平衡车头盔上,默默也算是有了装备。

早上快10点我们导航到韭园酱菜厂,到的时候路边已经停满了车。这还是九章第一次见过小蓝。遥望去洞口的上山路上熙熙攘攘,看来这里已经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穿过废弃的京门铁路下的桥洞,再走上200米就到了上山栈道的入口。铁路已经成了路人的打卡和亲子小探险圣路,网上不少沿着铁路瞎逛的功略。

开始上山了。默默一如既往的迅速,九章也在感召下不喊苦累,步步攀登。

走到一半,路临绝壁,向北眺望没有了遮挡。永定河和京门铁道一路相伴,绿色的水面和群山剖隧道中的铁路很配,要是山上再开了花就更美了。

洞口在绝壁上,为了游人可以到达,在崖壁上搭了一段半悬空的栈道。从栈道上看上山的道,还是蛮陡的。

山顶有一大一小两个洞,小洞没有多大,走进去十几米就没路了。爸爸和默默去转了一圈,然后继续上到大洞。在洞口带好头盔,打开头灯和手电,进洞!

洞里不能说人山人海吧,也是人头攒动。全是来“探险”的小朋友,甚至还有那种收费的领队组团来的。

进洞是一个逐渐下降的大厅,大概有一二百平,走到头可以分向左右两边,我们选择了人少一点的左边。这个洞没有开发,基本是自然的原貌。只是北方干旱少水,并不见南方溶洞里常见的巨大钟乳石和石笋,只是在石壁上有些水流侵蚀的痕迹。

洞里石壁上有不少涂鸦,还有一些村民过夜的被褥,看来都是在网红之前留下的。

一路上都不算太难走,大概50米也就到头了。爸爸做的矿工头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默默在尽头特意留了一张照片。

往回走的路上,把手电往上一照,发现洞顶有不少“洞主”,都倒挂着的睡大觉呢。

出洞的时候正赶上一拨人进洞,那架势快赶上动物园了。

出了洞开始快速下山,九章也一直很棒一路都自己走。

很快就来到山下,正好中午12点。晓芳阿姨展开地垫,两个娃开心的野餐。

中间爸爸们去把车开过来,还看到了酱菜厂上的大坛子。

吃好喝好,我们打算去走一走落坡岭古道,可是到的门口村民说因为有疫情不让进了。算了,那还是去马致远故居吧,虽然对小朋友来说可能看不懂。

到故居门口停好车,默默喊累,说什么都不肯下车了。只好让妈妈先跟九章一家往前走,爸爸陪默默在车里休息。默默在车里翻来滚去,怎么都睡不着,爸爸见状打算试试把后座放倒,看把“床”弄大一点有没有用。可是一把座椅放倒,默默就发现了新大陆,窜上跳下,更别说睡觉了。默默发现了后备箱里的大伞,一定要打开来玩儿。正玩得高兴,妈妈来消息了,说发现了一条健康步道。这消息来的正是时候。爸爸用大伞当诱惑,成功让默默扛着大伞踏上了上山的路。

这条路叫“东落坡环线”,都是铺好的石头路,很好走,基本就是在村子南边的山坳里横切了一圈。不过还是有一点爬升和下降的,九章走到一半就呼叫爸爸的援助了。默默也直喊累,看来在午觉时间爬山对小家伙们是个考验。

好在路不算长,一共加起来也就1.5~2公里。在最高点还可以看到故居所在的落坡村全貌。

下山快到山脚时,有一片村民的果林。问了一下村民,原来种的是京白梨,这时节叶子还没出呢。走到出口,正好回到了我们停车的地方,一切都很完美。大家各回各家,默默在车上又好好地睡了一觉。

卢沟桥

今天没有安排爬山,妈妈终于听了爸爸的建议,我们就去卢沟桥随便走走吧。

把车停在宛平城西南角的停车场,从桥东买票进了景区。一进景区大门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在广场南北各有几块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画了历史故事。在旁边还各摆了几门大炮,感觉就是给孩子们玩的。回头一条旧马路,石砖上的车辙通向威严的城门,看上去就有历史的感慨。

新建的桥头石牌看起来不错,没有太多花哨,三个大字直接醒目。

桥东的石碑上记录了乾隆年间这座桥的修缮历史,想来在那时这里就是京西最重要的屏障了。

大家都知道卢沟桥上的狮子不重样,但是桥首这个大脸狮子还是让人觉得很有趣。

为了保护小狮子们,桥两侧都已经设了栅栏,不让人靠近,不过这样也少了些感觉。

桥中央有一段铺了旧桥面。那些青石都已经被踩的深浅不一,有的都已经有了马蹄窝的样子。

水面上有很多海鸥,迎着风边叫边闹。

走到桥西,发现西侧的供桥兽不是狮子是大象。不知道这两种西来的动物是不是代表了古时的外交。

走完了桥出景区,我们直接进了宛平城。可惜翁城不开放,不能带默默上城墙了。一进城就买了一个巨大的糖心烤红薯,我们一边走一边吃。

在城里没怎么逛,默默还小,也没有去抗战纪念馆。从城中主路横穿一路,从东门出了城。城门旁边有位大爷在拉二胡,一股老北京的气息。

沿着南墙绕回停车场,在靠西的城墙上还有当年日军炮击的弹坑,可惜爸爸忘了拍照。

就在离停车场还有几步的地方,默默耍赖说走不动了,非要妈妈抱。

果然一上车很快就睡着了,等默默快睡醒了我们才开车回家。晚饭我们点了妈妈爱吃的牛蛙,默默爱吃的酥肉和土豆,还有爸爸爱吃的麻婆豆腐。

看望小P

今天周六,默默上午又去上体育课,回来的时候把平衡车弄得一身泥,于是中午给默默打了盆水,自己来擦车。擦得还比较认真。

一直说要去看看小P,也一直想试试下午出城去走走,今天的时机正好。默默午睡起床,我们直奔戒台寺,差不多5点我们开始上山。

默默又找了根拐杖,慢悠悠地上山。很快我们就到了小P的拐角,一切安好。

继续向上,城市已经被暮色盖住了。

默默又喊累,这次只能靠一块又一块的里程碑来激励了。

终于走过了1km,到达山顶。眼看太阳下山,我们决定不再往前走,这次爬到东侧的小峰上去看看。

以前走过很多次小环线,这还是第一次爬上东峰。这里风景非常好,可以毫无遮挡的尽览整座北京城。

太阳已经不再刺眼,红得像个咸鸭蛋。默默在山顶也很激动,指这指那。

山下的塔林和停车场看起来都近在咫尺。

眼看太阳已经下山,我们在山顶匆忙补充了一点能量后开始下山。

从东峰下山还是很陡的,我们都走得小心翼翼。

下到停车场时,路灯都已经亮了,月牙也爬了上来。默默说,月亮好美啊~。正好回家吃晚饭。